公益资讯

双鸭山:“多彩之城”汇聚“文明力量”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03

大爱春风拂城乡,志愿力量助和谐。时下的双鸭山,众多志愿者活跃在城市乡村角角落落,他们以雷锋为榜样,传播着精神文明,播撒着真情大爱。

  近年来,双鸭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学习雷锋精神为引领,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为思路,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感染力和影响力。

  倡导助人为乐社会风气,引领崇德向善生活时尚的一系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的可喜局面。在2022年度全省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中,双鸭山市24个单位(个人)获得殊荣。首届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双鸭山市5个优质项目分别获得铜奖、创意奖、优秀奖。共1030个团队和个人受到省级嘉许。

  A

  讲一个雷锋故事、唱一首学雷锋歌曲、读一篇雷锋的日记、做一件学雷锋好事……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雷锋同志就来过双鸭山,也将雷锋精神的种子深深根植在了这里。经过近60年的孕育,雷锋精神已经在双鸭山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鼓舞后人学习雷锋,热爱党和国家,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将雷锋精神不断传递下去,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继承、传承、发扬。

  雷锋曾经来到过岭东区的故事,更是让这里的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掀起善行热浪,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雷锋精神。通达社区荣获2022年度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年度嘉许团队银奖”,6名志愿者荣获省级“卓越金奖志愿者”荣誉称号。

  志愿服务向前一小步,社会文明向前一大步。志愿服务只有常态化、长效化才能在全市范围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价值理念和社会风尚。

  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结合身边群众的需求、结合自身特点优势、结合全市重点工作,就近就便开展靶向服务,提升志愿服务精度,围绕文艺文化惠民、敬老爱老助老、弱势群体帮扶,法律咨询援助、文明出行引导、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服务领域精确覆盖、服务对象精确选定、服务内容精细到位的工作格局。

  志愿服务微光成炬,榜样点亮红色集贤。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集贤县形成了“五新五红”的志愿服务特色,以“新思想”筑“红色高地”、以“新素质”铸“红色力量”、以“新文化”强“红色基因”、以“新风尚”展“红色形象”、以“新关爱”扬“红色风采”。“日行一善”捐资助学获得省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B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双鸭山市以乡风文明试点村镇建设为抓手,将乡风文明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理论宣讲、环境整治、文化惠农、文明新风等相关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党员干部和“一约四会”作用,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乡风文明随手拍”“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选树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

  四方台区根据辖区农村孤寡、空巢老人多的实际情况,聚焦百姓切身的生活需求,不断设计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粽叶飘香话端午·文明实践品美味”“迎中秋·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惠及群众万人次。

  截至2022年末,全市已建成县级以上文明乡镇39个,文明乡镇占比92.86%;已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358个,文明村占比77.66%;已建成乡风文明试点乡镇26个,已建成乡风文明试点村152个。

  C

  志愿服务向前一小步,社会文明向前一大步。

  宝山区以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为契机,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等11支特色志愿队伍和40余支基层志愿服务小队,形成了“1+11+N”的志愿服务格局,打造全省“优秀志愿服务贡献单位”“全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近10个,相关特色经验做法在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刊发63篇。

  双鸭山市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组织“道德模范进基层微宣讲”“道德模范寄语党代会”“双鸭山志愿者对党说”等活动,积极参加了“喜迎二十大·志愿再出发”主题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龙江志愿故事汇”等省委主题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全年共组织开展身边好人、诚信之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9次,获评“龙江好人”14名,评选双鸭山好人48名,评选双鸭山诚信之星8个。各级身边好人发挥文明育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社会文明风尚养成。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时代特色鲜明的节日文化活动。积极培育文明风尚,倡导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文明行为。

  边境县饶河以“一月一主题”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化,打造了“拥军”“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等全省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和岗位学雷锋标兵10余个,着力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饶河,守好了我国的“北大门”。

  D

  双鸭山市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组织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分级阅读大赛、“学‘四史’、感党恩”主题征文、“红领巾文明实践志愿宣讲”等活动,深化“四史”学习教育,根植爱党爱国情怀。

  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推出10名“新时代双鸭山好少年”,两人分获“新时代龙江十佳好少年”和“新时代龙江好少年”称号。开展“学‘四史’、感党恩”主题征文活动,4名学生分别获省级奖项,4名教师分别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同时,全市评选出优秀作品奖40人,优秀指导教师奖38人。

  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全市已创建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标兵2所,省级文明校园7所;市级文明校园12所,全市文明校园创建覆盖率达80%以上。通过成立县(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深入。市委宣传部部长作的《把握三个聚焦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三路共建模式》典型经验交流,在《黑龙江宣传》刊发。

  尖山区全面提升社会志愿服务参与氛围,全市的“时间银行·爱心超市”建在尖山,不断强化回馈嘉许志愿者,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标准化、长效化,真正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E

  大爱友谊、志愿同行是友谊县的志愿服务口号,更是友谊县开展活动的决心和信心。友谊县将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聚焦党群工作、平安建设、金融服务、社区帮扶、文明出行领域,创新成立“8+ 5”志愿服务队伍品牌,发展分队65支,建立志愿服务点20余个,成立志愿服务工作站40余个,发展便民服务队5支。近年来,投入志愿服务项目资金100多万元,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服务时长近70000小时。

  坚持服务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我市发挥阵地优势,不断夯实志愿服务基层基础。落实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挂点联系制度,推动建设任务落地见效,全市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7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宝清县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全国试点县,目前,全县共有志愿者5.8万人,网上注册志愿者3.1万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98支,星级志愿者227人。截至目前,共开展关爱母亲河、全民阅读、我们的节日、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1200余次。培育了“青春光明行大手拉小手、妈妈读书会、青春宝清蓝”等十大志愿服务品牌,德善志愿者协会“关心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项目”在黑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创意奖。

  尾声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志愿服务在双鸭山已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市在省志愿服务平台注册人数达14.1万人,年度增长9.3%;实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还有许多没有在平台注册却默默奉献的志愿团队和志愿者。

  学习雷锋,永无止境。2023年,志愿服务这朵“花”将继续在双鸭山美丽绽放。志愿者,正在为全市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多彩双鸭山提供着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