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讯

“物质+X”社会救助新模式让扶老助困有温度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惠暄 发布时间:2024-08-05

“多亏了及时的救助,我真正意识到了,只要有人拉一把,自己再坚强点,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近日,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的居民杨大哥感慨地对记者说。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民政局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针对社会救助资金保障范围内的困难群体服务需求,运用社工专业理念,综合考虑服务对象个体背景、需求和资源。

推动救助服务方式由“物质+服务”向物质、精神等多元叠加方式转变,创新推出“物质+X”社会救助新模式,扩展困难群众救助方式,满足特殊困难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救助需求。

社工上门提供卫生清理服务

帮扶困难家庭“物质+行动帮扶”

“以前啊,总觉得这世上的苦得自己抗,现在有了你们,感觉多了份依靠,日子更有奔头了!”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居民刘大姐今年59岁,丈夫30年前因意外去逝,大姐独自照顾从小患脑瘫的女儿至今,社工站通过社区了解到大姐的困难后,决定为刘姐提供社会支持服务。在刘大姐生病时,社工接到大姐的电话,第一时间赶到大姐家里,陪看病、挂号就诊,跑前跑后,那份贴心,让刘大姐心里头暖暖的。

每到传统佳节,社工们都会第一时间上门送去节日慰问品,有了社工的关注帮扶,刘大姐的生活多了一份温馨和希望。

如何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帮扶?近两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社工站的社工入户走访困难家庭近200户,针对像刘大姐这样的重点困难家庭,制定了“一年四访”的行动计划,主要利用传统节日的节点入户慰问,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提供力所能及的行动帮扶服务。通过为老年照顾者提供陪伴就医、喘息服务,为高龄独居老人、重残重病困难家庭提供卫生清理服务、排除居家用电、用水安全隐患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跑腿办事服务等,实实在在为居民解决生活问题,缓解了生活的压力。

社工上门送物资

关爱特殊困难老人“物质+心理疏导”

在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东山镇美林嘉苑小区84岁的孙阿姨,是一位高龄独居且残疾的低保老人,也是一位军人遗属。孙阿姨常常怀念过去老伴在世的时光,内心渴望被关注和关怀。针对孙阿姨的情感需求,社工站通过节日走访慰问,在春节前为老人送去粮油和对联等年货。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老人送去清洁用品,在端午节为老人送鸡蛋、包粽子。并且在节日前,社工和志愿者还上门为老人擦玻璃和清理厨房卫生,专门安排一名志愿者陪老人聊天。社工贴心的服务,让老人很安心。

除了孙阿姨,长虹镇西虹苑小区73岁的王阿姨家右眼近乎失明,左眼有微弱视力,多年来独自照顾半失能的老伴和一个患脑瘫疾病的儿子。随着年龄增长,王阿姨感觉体力越来越差。今年年初,王阿姨下决心把老伴送进了养老院,之后一直心存内疚,还大病一场。因担心自己心脏病发作,王阿姨就脑瘫儿子未来生活照料问题,向社工交代了一些事情,并把孩子托付给了社工。针对王阿姨的心结,社工上门做心理疏导,表达对王阿姨送老伴去养老院的理解和支持,劝慰老人患脑瘫的儿子更需求妈妈的照顾,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多陪伴儿子几年。经过社工的劝导,王阿姨也慢慢驱散了心理阴霾,身体也逐渐好起来了。王阿姨逢人就说:“社工好啊,他们真帮了我大忙了。我心情不好时,专门来陪我聊天开导我,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

这些,仅仅是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开展“物质+心理疏导”社会救助工作的缩影。社工以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为指引,让越来越多的需要帮助的群众回归了正常社会生活。

活动现场

关爱一小一老“物质+志愿服务”

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长虹镇社工外展服务时了解到,位于长虹镇的小学附近有很多托管班,班内大多是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或外出打工,或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其中一些长托的孩子,经常几个月见不到父母,他们和养老机构内的老人一样渴望亲情滋养和被关怀。

针对养老院老人和托管儿童的困难需求,社工站决定携小手牵大手,通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一小、一老”互助的桥梁。在与托管班负责人见面沟通后,社工得知这些托管儿童即使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也经常得不到亲人陪伴,成为城市留守儿童。在社工的建议下,托管班成立了以长托儿童为核心成员的小志愿者服务队,决定在节假日里到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自2023年6月1起,来自托管班的小志愿者们开始到长虹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每当孩子们戴上红领巾和志愿者的小红帽,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掩饰的自豪。一年多来,养老院里经常闪现着孩子们的身影,稚嫩的嗓音、童真的表演总能吸引老人们的目光。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个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也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带来了温馨的陪伴。孩子们也会收到一份来自社工站和养老院精心准备一份贴心的小礼物。

下一步,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民政局将继续坚持以困难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社工站为平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把“物质+X”服务模式,逐步契合到民政各项社会救助服务工作中,为困难居民提供更便捷,更贴心,更具幸福感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