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讯

朱华:用爱浇灌“格桑花”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宁舒 发布时间:2024-10-18

她是藏区孩子眼里的“大庆格桑花妈妈”。18年来,她从个人捐资助学到组织成立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带领两千多名会员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成为西部藏区孤贫失学孩子的温暖依靠。

她就是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朱华。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朱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此前,她曾获得全国“最美家庭”、“感动龙江”年度人物提名奖、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撇一捺是人,三人合力为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朱华年幼时,父亲的教诲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助人为乐的美德从此成为她人生中的一抹亮色。

长大后,朱华成为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五作业区的一名注水泵工。她与藏区孩子结缘,始于2006年。朱华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张衣衫褴褛、双手却紧紧捧着书本的藏区孩子的照片,她的心被深深触动了。已为人母的朱华心中五味杂陈,萌生了资助藏区孩子读书的想法。

经过多方联系,朱华与青海省玉树州的藏族男孩多扎建立了助学关系,承担起小多扎的学习、生活费用。那个学期末,多扎来信了,信的内容里有10道算术题和一幅描绘“孩子趴在地上画画”的图画,信上写着:“我能画了,我能算了,感谢爱心妈妈。”看完信后,朱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朱华的影响下,一家人省吃俭用,一起加入到爱心助学的行动中,先后让4名孩子重返课堂。

朱华深知,要想帮助更多的藏区孩子上学读书,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要发动更多的人长期助学。在单位领导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下,2012年,“朱华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此后,一条条短信、一封封信件、一个个爱心包裹,穿梭于大庆油田和藏区之间,给孩子们带去了爱的鼓励与希望。

2013年11月,朱华收拾好行装,带着会员们的爱心,在丈夫的陪伴下踏上了几年里魂牵梦萦的那块土地——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虽然7年来从未相见,但孩子们得知“妈妈”来了时,眼里闪耀着激动的光芒。当孩子扑到朱华怀里叫出“妈妈”的那一刻,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朱华深知,知识是这些孩子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于是她又通过家访挑选了46名贫困生确定为资助对象。回到家后,朱华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让46个孩子的资助人都有了着落。

在给予孤贫儿童物质帮扶的同时,朱华更加注重精神上的关怀和思想引领。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命运发生改变时,他们选择了回馈社会,让这份爱不断地传递下去。

经过12年的发展,“朱华爱心志愿者协会”从最初仅有19名成员的志愿服务团体,逐渐成为在全国各地拥有2040名会员的大型公益组织,并更名为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协会如今成立了青海、甘肃、西藏、黑龙江杜尔伯特四个学区,与20所学校、1所托老所形成了长期帮扶关系,为417名孤儿和特困孩子找到了“爱心家庭”。

在持续多年的捐资助学中,朱华渐渐觉得,“西部助学”已不仅仅是帮助孩子们上学这么简单。这种变化源于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增加,随着“两免一补”的全覆盖,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解决了。两年前,朱华迈出了助学转型的第一步——关爱女童行动,协会不仅给孩子送去卫生用品和内衣裤,更注重推动西部地区健康教育和提升女童保护观念。

如今,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已开展“点亮微心愿”“送知识暖童心”“重温历史·传承精神联建共建”“大手拉小手”等系列社会公益实践活动850余场次,累计帮扶3万多名藏区孩子,深化了东西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藏高原留下爱的芳香。